当我们站在时光的路口,回望着曾经走过的人,走过的岁月,走过的那段葱茏与青涩。许多人,许多事,都成了一段段模糊的光影,遗落在无人的角落里。许多人匆匆而过,忘记回首,去感念、去感恩。然而对他来说,那段青涩时光,却是一生最最宝贵的经历;那个校园,那些脸庞,更让他时时牵挂,无论时间过了多久,无论身处何方。当初的懵懂少年如今已为人夫、已为人父,可时间从不曾磨灭他对母校的眷恋。
他,就是廖沛,北京农学院80级毕业生。
回首往昔,感慨万千
忆昔,廖沛感慨颇多。生活在他们那个年代,考大学就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。廖沛表示在他们那时候,考上大学的几率大概是3%,而且当时能考上高中就已经很不错了。他还指出北农当时的设施环境是相当艰苦的,没有图书馆,只有一个很小的阅览室,同学们经常到那儿去学习。
他们也没有更多的娱乐场所,只有操场是他们经常去玩的地方。打篮球、踢足球、蹦迪斯科成为了他们那个时代仅有的娱乐方式。
即使这样,廖沛表示苦中作乐还是很不错,很值得回忆的。
时光易逝,恩师难忘
当时的硬件设施是差了些,但是谈及到当时的老师,廖沛非常感恩老师们的谆谆教诲。
他还说了对自己影响最为深远的詹远一老师。詹老师对他们进行军事化管理,培养了他们的组织纪律观念,“严师出高徒”在这儿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。詹老师还着重培养他们的两个能力:“笔头”能力和“嘴头”能力。通过种种渠道培养他们的交流、管理能力,使得他们可以在当今社会独领自己的一片天地!
说起恩师,廖沛滔滔不绝,他深情的说:“老师的教导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都让我受益匪浅!”句句感慨都折射出他内心的感恩之情。
赠言相励,放眼未来
说到未来,廖沛的愿望很朴实。他只希望工作顺利,儿女过的快乐幸福。
对于北农学弟学妹的大学生活,首先他强调了英语的重要性。他说随着国际化愈演愈烈,英语成为了通往国际的必备工具,在平时就要养成勤学勤练的习惯。
朴实的言语掩盖不住殷切的希望和真挚的情感,他说一定要注重学习方法,不能死记硬背,要让自己容易浮躁的心平静下来,潜心研究,才能学到真东西;而且也要因地制宜、因时制宜的方法。
他说,大学生一定要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情,因为在学校这个相对纯净的小社会里,大学生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。只有通过学习来不断充实自己,用知识来武装自己,才能让自己有能力驰骋于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。珍惜大学的美好时光,让短暂的四年不留下任何遗憾,更要无悔于青春。
在整个访问过程中,廖沛学长的言语间都透露着对母校、对学弟学妹的牵挂和深情。梦回出处,不忘初心,这便是廖沛学长身上的闪光点。
北农的未来扛在我们这代北农人的肩上,我们要谨记廖沛学长的谆谆教诲,常怀对母校的敬慕之心。让奋进的足迹汇成创造的交响乐,让辛勤的汗水描绘出时代的锦绣,生命不息,奋斗不止,北农会因为我们无限辉煌!
撰稿人:孔阿飞、项琳